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首页>微信热文>榜样&好色
看房记|| 看了那么多房子,她家是我最想要的!
2020-07-20

晚上好呀~

上周末在小号(公众号ID:我爱这花花世界)写了一篇“看房记”,分享了一座超美的房子。很多人看完以后表示趁着周末动手把家里好好收拾整理了一番,像崔斯坦就专门买了一张大书桌,摆在她的窗前,乔伊姐姐也买了很多花,布置完还兴冲冲发了朋友圈……一点一滴把家里布置成自己理想的样子,让自己目光所及全是爱物,真的能提升幸福感!


小号关注的人比较少,所以今天大号也转发一下,让更多人可以感受到这种幸福感!工作日的第一天,看看这所美美的房子,相信你们也会动力满满。你们知道吗,刚开始写的第一版初稿没刹住车,居然快一万字了,发给小伙伴预览的时候都说好长好长,现在是忍痛删减之后的样子,害,一提到房子,就抑制不住我的分享欲!

友情提醒一下,虽然删减过了,但文字真的很长。大家也可以点开下面的视频,相信对这座房子的美会有更直接的感受。

以后有更多关于房子的分享,我也会在陆续在小号更新,唉,猝不及防地,小号貌似已经变成家居号了




今天要带你们看的这个房子,不夸张地说,就连我这么爱折腾装修爱到处淘家具摆件的人,看完都忍不住对屋主说:如果你的房子要卖,一定记得先问我,我可以连整屋家具一起买下,连装修都不用费心了!

因为它真的满足了我对房子的所有梦想:

有一个小院子,不需要很大,种上果树和鲜花;

房间可以小一点,但要有大大的落地窗,望出去满目皆绿;

有自己的书房,一张大书桌,和一整面墙的书柜

……


图片来自安邸AD


最初在安邸AD上看到几张这个房子的照片,就感慨屋主品位实在太好,仔细一看原来是张静初的家,赶紧跟她说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房”。上个月去北京,心愿终于达成!


这座房子的美,并不是虚张声势夺人眼球的那种。乍一看似乎没什么特别抢眼的,但目光所及无一处不赏心悦目,无一处不让人神清气爽。那天的北京闷热异常,一直憋着一场雨要下不下的。我们到的时候是中午。推开她家那扇黑色网格玻璃大门,一脚踏入了一个清凉世界。外面所有的嘈杂喧嚣和闷热,瞬间被隔离在这个美丽小世界之外。


神奇的是,我明明是第一次来,却丝毫没有陌生感——看到沙发就想顺势坐下来,舒舒服服伸展四肢,就像之前已经来过很多次似的。这种体验以前几乎没有过。无论自己搬到新房子,还是去别人家玩,第一次到一个空间我都难免觉得陌生和拘束,需要好好待一会,跟它相处相处才能松驰下来。但来到这里却完全不需要这个“预热过程”。问了同去的崔斯坦和其他小伙伴,她们也有同感。


好多感受图片无法传递,身临其境才能明白。高贵冷艳自信如崔斯坦,从她家回来后,每天都在跟我感慨“我也要好好装装我的家”。我们之后还下了个看房软件,有空时就刷一刷,希望也能有运气遇到一个这样的dream house。

可能很多人会说:有钱真好。负责任地说,这样的居住空间,绝对不是单纯靠钱就能“堆砌”出来的。上周去上海拜访了静初家的设计师周光明老师,再度感慨了一万次静初家太美了。周老师笑笑说,一开始他看到这个房子也是很头疼,因为盖的年代比较早所以很破旧。


买下后,设计师对室内做了重新装修,而她则陆陆续续花了五年的时间,把每个空间一点一点都装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现在看图会觉得好美,但实际打造一个理想中的家是个漫长的过程。那天随她走遍屋里的每个空间,看着各个角落里一张张有故事的沙发和摆件,到后来选了个舒服的沙发盘着腿听她讲起怎么把它们一个个从世界各地“背”回来……其间仿佛无数电影画面在我眼前闪过,一幕幕都是这个家一步步成型的样子。如果给这部电影起个名字,它就叫:《一个偏执狂的梦想之家》。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爱折腾的人,听完她讲述这个家的打造过程,完完全全甘拜下风,以后我再也不说自己折腾了!

静初的家实在是太美了,我现在回来都一个多月了,现在单是看到图片还心旌荡漾念念不忘,想知道这个房子更多细节的小伙伴就继续看下去吧~


啊,我梦想中的落地窗!



疫情之后我不是又想搞装修又到郊区去看房子嘛,就因为经过那段隔离在家的时间,我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和审美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以往更看重内部空间的利用改造和软装的风格特色,现在觉得,光线、视野、还有空间的开阔感和通透度,真的太太重要了。


一走进静初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哇,好舒服的空间。进门就是餐厅,挑高的空间带来了通透感,落地窗把自然光和景致都引到了家里。



餐厅的另外一边是起居室和客厅,还没走进去就能感受到通透感。不光在于空间有多大,而是空气的流动感。

那天外面虽热,屋里阳光正好。从窗子望出去,可以看到绿色的树,延伸开是有点禅意的木墙,再远就是茂密的林子和满屏的绿。



二楼的书房,视野就更开阔了。大大的落地窗。目之所及全!是!树!啊,哪个写作人不想拥有这面窗,每天对着它灵感恐怕会像喷泉一样吧。


就连浴室窗外的一角都是满目皆绿。这是她改造这个房子时特意要留出的景致。



之前我感慨过广州没有真正的好房子,很多独栋别墅都是私密性差到坐在家里都能清清楚楚看到对面的邻居在做什么,完全辜负了豪宅的名头。但静初家背靠公园,可以尽情享受远郊的风景和清净。


她当初力排众议买下这座看起来“破破的”房子,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屋子背后有个公园。房子破可以改,但大窗和窗外公园的景致真的太难遇到了。



夏天已经这样好看,要是到了秋天窗外全都是金黄色的银杏,或者冬天落第一场雪……光想象这些画面,就心驰神往。


窗外树林偶尔散步或接吻的情侣。有种恍惚感,像是误闯了爱情电影里的某个时空。


拥有一个可以种果树的小院子,这也是我心心念念但还没有实现的关于家的梦想之一。她家就有一个,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好,种满了瓜果蔬菜和鲜花。



有棵郁郁葱葱的杏树是搬来就有的,她保留了下来,还养得很好。如今正好是杏成熟的时候,现场摘下来洗净,就能当一顿下午茶。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溅,好甜,是那种小时候的水果才有的熟甜。



很多人都忽略了,门窗对一个家有多重要。之前我自己家就全部加装了白色的百叶窗,因为原来自带的窗实在太丑了,加完后整个屋子真的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她家是把所有的窗都换成了法式的黑格窗,优雅又很耐看


我们去的那天天公也很作美,白天晴天,满室阳光。后来下了暴雨,我们却完全没有听到声响,原来她家的门窗专门做了隔热、防噪的处理。

屋里屋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家是生活的博物馆



在我们的聊天里,有几组对话反复出现:

我:“这个也是淘回来的吗?

静初:是啊,我在**淘的(涉及范围从敦煌到巴黎、叙利亚等世界各地)
我:“这个怎么能运得回来?”(涉及物件从大餐桌大柜子到小石头和餐巾纸!)
静初:“可以的,我就……此处省略一万字(涉及方法从托运到海运到手拎肩扛哈哈)

我:啊!太疯狂了!

静初:哈哈我也觉得我跟个神经病似的!



有多疯狂呢?


举个例子。


她家里大大小小有十几块地毯,每一块,都是她从不同地方淘来的。


其中有几块大地毯来自纽约的一家古董家具店,比如这个大餐桌下面这张。那家店有几百张老地毯,她就在那里一张张翻一张张挑。因为实在放太久都没有人动过,那些地毯每一张拉开一掸,全是灰。没翻几张,陪她来的妈妈就受不了退到门外等她,再过了一会,连店员都走了,剩下她一个人,蹲在那儿花了一整个下午把几百张地毯翻了个遍,才终于挑到满意的。等她挑完出来时外面天已经全黑了。她回到家发现,自己头发、鼻子里都是灰!



大餐桌也是从国外淘回来的。虽然不是古董,但外形很“古朴”,所以她一眼就相中了。这么大件怎么带?静初云淡风轻地说:“其实不难带啊,拆成6块,体积也不大,一下就带回来了。”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她的“疯狂"。


随处都能看到她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家具,大到餐桌橱柜,小到水壶和调料罐,几乎每拿起一个,她就能说出一段故事,一段回忆。



从放了一面古董大镜子的门口走进来,玄关处放着一对看上去就挺有年份的椅子。那是从美国一家老电影院拆下来的,仔细看椅背上还有影院的编号。

▼图片来自安邸AD

大餐桌客人来时才会用,只有她和妈妈在家时,就会在厨房门口的小圆桌吃饭,小小一只刚刚好。桌上这只水晶灯,我之前在国外也差点买了,听到店员描述的复杂的海运过程,就放弃了。而她,千辛万苦毫发无伤地把它带回来了。


客厅就是那个在杂志上看到让我觉得“一眼万年”的地方了。实际见到的感觉是:照片根本没有拍出它的美!



客厅里的这组酒红色丝绒沙发,是静初从国外背回来的。

她妈妈曾指着沙发上褪了色的木头调侃她:“这都多少人摸过啊!”她陶醉地说:这都是人味儿啊,多温暖!多难得!

沙发下的这块地毯,又是她在敦煌拍戏时从手艺快要失传的老匠人手中买来的。


红色丝绒沙发背后的会客区,这对看起来很现代的一对波点沙发椅也是古董,是她在法国跳蚤市场找到的,复古又不失俏皮。



椅背后的墙面挂了一幅老上海的美人图,一种东西方混搭的风情。



她家没有专门的茶几,都是用老古董皮箱充当这个角色,上面有很多划痕,一笔一划都是生活的痕迹。



墙边有个堆放唱片的木架子,一问原来是从贵妃榻改过来的;椅子旁边放书的小木墩,是她在北京旧物市场偶然发现的;随手拿起一个娃娃,居然是她20年前拍《孔雀》的时候,在剧组里带回来的……好多东西都是旧物新用,又有巧思在里面。



小的物件手拎、托运,大的用集装箱,不管什么办法只要自己喜欢就会不惜时间精力要折腾回来。甚至有一次,她穿了厚厚的防晒服,顶着烈日自己开卡车把东西运回家里来。

▼为了淘到宝贝,穿着防晒服蒙面出行的静初


“我有很沉静的一面,但也有很疯狂的一面。看到很好看的东西,如果我不能把它们带回来,我就睡不着觉。”从一个人家里最能看出人的个性。她家乍一看很含蓄,其实有很多疯狂的元素,泄露了骨子里的任性和骄傲。

这架点唱机是她从美国运回来的。完全无法想象,这么大和笨重的一只,得费多大劲儿才能弄回来啊。如果是我,再爱不释手但想到过程的艰难或繁琐十有八九就会放弃了。她孩子气地说,这架唱片机是她家的“传家之宝”,因为生产年份刚好是她妈妈生日,”太有意义了,再难也要把它运回来。”



好玩的是,这个点唱机还是坏的,好不容易运回来却播不了。她为此寻遍北京各个老唱片行想找人修,终于有一天,有位高碑店卖古董家具的店主跟她说,有个丹麦的哥们儿可以免费帮你修,但你得付他来回机票钱。偏执狂如她,一口答应了。没想到那哥们儿真的千里迢迢来中国帮她修,修完还拿小刷子把所有零件里里外外清洁了一遍。


当天渐渐暗下,窗外暮色四合时,她打开了点唱机,老歌飘荡在屋里,我瞬间仿佛进入了一个旖旎旧梦。待回过神来,看到大家懒懒地散落在屋里各个角落,有人窝在沙发玩手机,有人盘着腿坐在地毯上喝香槟,有人坐在窗台发呆……




慢慢体会到,我之所以会产生开头提到的那种熟悉感和松弛感,大概就是这些老物件们带来的。

从墙面颜色到家具,她家里没有哪一样东西看起来是特别抢眼的,除了玻璃没有一样物件是反光。但仔细一看就会明白什么叫做“不争不抢自有我的风光”。


所有的东西都安安静静地待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哪一样是拼命伸着手说“看我看我”的,你要经过了它们后,觉得念念不忘了,回味一下才会忍不住感慨,啊它好美。那种美,是含蓄的、耐看的、经得住推敲的。难怪这座房子,虽然才装修了五年多,却给人一种主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的那种故事感和从容感。

房子的美在于气息,而气息是养出来的。所以她说:“岁月是好的。岁月是礼物,让它们看起来更沉静、更丰富。”



哪个写作人不想拥有这样的书房?



这所房子让人羡慕的地方太多了,但如果要选个最爱,我会选书房。


一走进书房,顿时豁然开朗。


进门就是一整面延伸到天花板的书墙,放满了书。我在装修现在住的家,没有设专门的书房,为了把书都塞进客厅的书柜里,扔掉了很多书,现在想仍然很心痛。如果有这么大的书柜,之前丢掉的那些书也就都能能放得下了。



两个书架之间是她淘的一个古董柜子,放中间不仅不违和,还更有层次感。有一些是电影、英语的工具书,还有她很爱看的悬疑小说和文学类作品。看到最底下那层了吗?全是她这些年不舍得扔的各种电影光碟。



书桌旁还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小书架。


大书桌正对着一面落地窗,哗!满窗的绿。这是全屋景致最好的地方了。想想,从春天到冬天,从花开到叶落,四季轮转、流年暗换,这个窗就像一幅随时在变幻的画框,对着它永远都不会觉得单调乏味。



她把家里最棒的两个空间,一个给了客厅,一个给了书房。前者是她招待客人的地方,作为一个不爱社交且宅的人,她希望朋友来做客,而且来了就可以舒舒服服呆着不愿意走;书房则是留给自己的,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就在这儿发个呆打个盹。

一外一内,一动一静。


这个红沙发是她“打个盹”的地方,因为太舒服了,常常看书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在上面睡着了。

书房还有一个隐蔽功用——影音室。把大落地窗前面的帘子放下来,就可以投影在上面放映电影了。看,连舒舒服服的椅子都已经备好了,简直像在家设了一个私人电影院。


她的书房“留白”很多,从书桌到落地窗那么大一块地儿,除了沙发空无一物。我问她,这里就只放一张沙发吗,中间那么空干嘛用?她哈哈大笑:可以在地上打滚啊。

这一点对我的触动还是蛮大的,因为她家并不是空间大到可以随意“挥霍”,比如她的睡房就比较小。但她任性地把最大的空间、最好的景致留给了书房。书房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她的启发,我决定:下一次装修房子,一定要让这块领地再大一些,再开阔一些。



做生活的有心人,家里每个角落都是一道风景



参观她家时我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原来好看的家根本是不需要拍照技巧的。手机伸过去,随意咔嚓一张,就能直接出片。

我们有一点还挺像的,都不喜欢极简风或性冷淡,都喜欢被心爱的东西围绕着。她家有很多角落,细节之丰富都值得花时间把玩半天。



要知道,当家里有那么多东西时,把它们都能放在合适的位置并没有那么容易。但她家真的是,所有的东西都待在它们本来就该在的地方。做到这一点,既需要用心,更考验审美。



随处可见的鲜花、绿植,都长得特别好。室内植物并不好养,她选得多是便宜好养生命力还很顽强的那种,像天堂鸟、绣球之类的。还有一些花是早上她去市场买的, 并不贵,有些草花十几块就能买一大把,但是有了它们,家里就显得更有生机。



据我之前的经验,再好看的家也一定会有一些死角。但她家没有。几乎每个角落都经得起细看。

像这种很容易被忽略的楼梯转角,放上一只很特别的石墩或一尊雕像,再加上几把鲜花,就变成一个小小的美丽的景观。


镜头无意带到洗手间的一角,也美如画。


一些东西像小画什么的就是跳蚤市场上几十块钱淘的。



还有些石头地砖甚至不花钱,是她拍戏时从山里沙漠里捡回来的。


门口种满了玛格丽特、绣球,如今开得正好。她只要在家的时候就会去侍弄家里的花花草草,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打造一个家,未必要花很多钱,但一定需要花很大时间和精力经年累月地、一点一滴才能构建出自己觉得理想的空间。



家是用来住的,要美,更要舒服



一个家再美,住起来不舒服也不行。毕竟,家是用来住,不是用来拍照或供人参观的。难得的是,这是个美和舒适兼备的居住空间。


图片能传达美感,但只有当身处其中才会感受到那些藏在细节里的体贴:每走几步就有一个可供休憩的沙发,旁边放有植物、一两本书、几个小摆件,随时随地都可以就地坐下,拿本书、喝个茶、发个呆什么的。



连光线都有讲究:客厅的落地窗是朝北的,一方面是北面对着公园,可以引入好看的景;还有个原因是设计师考虑到,从南面采光会太刺眼,视觉上是不舒服的,现在就刚刚好,明亮通透但又不会过晒。


晚上开了灯后,就更舒服了。不管是吊灯、台灯、落地灯,所有的光源都是恰到好处的,柔和放松,又不至于暗到让人感觉压抑。


还有一些功能上的设计,都是很贴心地围绕主人或客人的需求来的。比如她的房子里有一个专门运行李的小电梯,小到人要弯着腰才能勉强装进去,但当她出差回来,行李箱放进小电梯就可以直接通往她的衣帽间。


通常来说,从外面回来,我们脱下衣服如果不是立刻拿去洗,就要搁在沙发或者衣架上。她家专门设计了一个门房,用来放外出服或客人来时脱下的衣服和包包。


她家还有一个很棒的小茶室,可以自己喝茶静坐、冥想,也可以招待客人。桌椅放下来就能变成一个大通铺,朋友来家里喝醉或是聊累了可以在此留宿。



她说,折腾一个这样的家,也一点私心。因为她比较很爱宅在家里,不喜欢社交,再加上从事的是演员这种老是在外面奔波的工作,当时就有个美好的愿望:就像小鸟筑巢一样,如果自己有个很美很舒服的家,那别的小鸟可能会停留,这样就可以交到更多朋友。

听完立马问她,你还缺朋友吗?我完全可以帮你住这个家啊!



入夜后,憋了一整天的雨终于下了起来。

窗外的树叶被暴风雨刮得左摇右摆,有些雨水顺着玻璃窗缓缓流下。屋里很静,只有点唱机里的音乐低声地、缠绵地唱着……我们坐在客厅漫无目的闲聊,从跳蚤市场聊到小时候爬树的事。完全懒得去看已经几点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具体是哪一年哪一天,都变得不重要了。

那一刻,我完全明白她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那些累成狗的疲惫时候,只要一回到家,目光所及全是自己心爱之物,就会觉得身心舒展,一切值得。

原来那么辛苦,不过就是为了此刻可以舒舒服服坐在家里喝一杯热茶啊。



今天就到这里,希望这么美的一个家,能给你们的周一增加一些愉悦的体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小号找我呀,我们明天见:)

今日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