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首页>微信热文>掏心窝
从第一份工作到当博主,这6个小道理让我受用无穷
2020-08-31

Hi,周日晚突然见到我有没有那么一点意外呢?!哈哈。

最近正好是毕业季,每天我都会收到私信询问关于找工作的困惑,不止应届生,好些刚经历高考的弟弟妹妹们也很担心地问,如果没有考到很好的大学,是不是也会影响以后找工作?问的人多了,前段时间录了个视频,专门聊了下这个话题~ ▼(温馨提示:本视频时长6分32秒)


结果,评论里全是求文字版的。趁着周末,就来加更一期,整理一个文字版。方便大家看。说起来好玩,那天的视频是临时起意录的,连里面讲的内容都是我即兴边想边讲的。整理文字版刚好也给我一个思考和梳理的空间,所以里面讲的内容也不完全一样。

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人”,我发现大家关注的问题都绕不开这几个“二选一”:

——“是选喜欢的,还是收入高的?”
——“要去小公司,还是大公司?”
——“是选稳定,还是挑战?”

而这些问题,虽然重点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指向同一个:“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好工作?


每次写职场前我也会忍不住自问一下:是出于什么身份来分享呢?和工作室小伙伴聊这个话题时,我也发现自己对职场问题的看法一直在变化,从新人,到老人,再到后来创业变成管理者,身份在变化,一路在成长,我看事物的维度也会随着改变。但有一些道理,是我在职场新人时学习到的,但过了这么多年回过头来看,它们也依然让我受益匪浅。

今天就结合下我自己刚入职场时以及身边人的经历,拆解一下这些人生两难吧~


1.选喜欢还是收入高  


之前分享过几次个人的职业经历,我都会提到一点:热爱很重要,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工作。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选择做喜欢的事情还挣到了钱,当然可以这么说啊。但是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选择喜欢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工作很累收入还很低,选不那么喜欢的工作可能稳定工资还高得多。就像日剧《四重奏》里乐团成员面临的两难一样,他们拥有着闪闪发光的梦想,但也要面临生活艰难而残酷的困境。毕竟,并不是所有人能靠梦想吃饭的。


梦想重要,但面包也很重要。工作除了实现自我价值之外,首要前提还是要养活自己。

尤其是当眼前伸手可见的利益和完全未知的可能性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二选一时,谁都没有办法淡定。我自己刚毕业找工作时就曾面临这样的考验。

大四快毕业时,我在一个通讯技术公司实习了一段时间,职位是市场部总监助理。实习的公司在广州一栋高端的写字楼。每天在城市的繁华地段进进出出,目光所及都是看起来很“精英”的人,他们白天风风火火上班,下班后去附近喝一杯。如果不是放弃了那个工作机会,大概不久之后我也会成为看起来光鲜又忙碌的上班族中的一员吧。


在各大报社开始招人时,我投了简历到报社,经过笔试面试,顺利进了报社的校招。拿到报社的offer后,我就很兴高采烈地跑去实习公司辞职。总监一听非常震惊,因为她当时觉得,以我实习时的卖力程度,肯定是为了能留下来,没理由突然要去另一个工作。她当时说:你现在就去行政部办转正,可以立刻签约。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感激这位总监。她是个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的女性。我最初对职业女性的好印象,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她开始的。我本来的助理岗位只是辅助她做一些行政工作,但自从有一次她让我负责媒体投放,我找了师兄师姐,把折扣谈到比公司原来投放的折扣还低以后,她就给我很多机会,让我做运营的工作,还把我的实习工资提高了。


我答应她再想一想。过了一周,我告诉她,我还是下决心去报社工作。那天下班她专门单独找我吃了个饭。我现在还记得她跟我说: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薪酬和机会,在这里我都能满足你。你留下来就可以拿到同届学生中最高的薪酬,如果你去报社的话不可能拿这么多。

说实话,她开的那个工资对当时的我来说几乎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几乎是报社新人工资的三四倍了。

要知道,在企业的评价体系里,算跳槽要看前一份工作收入多少,如果我留下来起点就已经跟别人不一样了。


纠结了好久,最后促使我做出选择的是,想到自己读了四年新闻,又那么喜欢写,如果不去试试的话,以后一定会非常不甘心。退一万步说,就算试了不行,我还是有机会回公司的;但如果我选了公司就会沿着那套体系走下去,很难再进报社了。而且我有信心自己应该是能当一个好记者的。报社是多劳多得的薪酬机制,如果干得好,以后收入自然也会涨啊。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蛮庆幸自己当初有勇气做出这样的选择。 因为到后面我会越来越发现,喜欢就是生产力,喜欢一件事情可以无限地激发你自己的潜能,而当你自己变得越来越厉害的时候,其实你的收入是不会低的。

我之所以一直都说,要选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是觉得收入不重要而是我把收入放在一个流动的、长期的维度上来考虑。



小公司还是大平台?

现在很多人提到我都会说起在南都的工作经历,其实去南都之前,我通过校招进了羊城晚报集团,然后又分去了旗下新快报的工作。那段经历对我的职场生涯来说也很重要。新快报当时是个非常年轻的团队,也给新人很多机会。所以我一进报社,就有机会参与了很多重要的采访。

当时我也还蛮拼的,像打了鸡血似的,处于一个没日没夜都在工作的状态。印象很深的是,我到报社才两个月左右就遇到国庆节。那个国庆节我连续发了五天的头版头条。因为大多数记者都休假去了,我是少数几个选择留下来值班的。所有的突发事件,主任打来一个电话,我就冲出去采访了。所以,机会也不能完全看别人给不给,自己有没有去争取也很重要。


辛苦归辛苦,回报也是显著的,很快我就有了很多重要的采访机会,还成了报社的稿王。当记者我觉得特别好的一点就是稿子代表了你,哪怕别人不认识你,但是只要看到稿子就能了解你的能力。很快南都的人就来找我了,第一年我拒绝了,因为对老东家还挺有感情的,而且隐约觉得那么快就跳槽好像也不是很好。

不过第二年他们再来找时我就犹豫了,当时南都在报业非常厉害,可以说全国最厉害的媒体人大多都集中在那儿了。身边很多人跟我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你留在这儿会有很多被看到的机会,但如果你去了南都那种高手云集的地方,很多机会轮不到你,别人也就看不到你了。

为啥最后还是选择去了呢,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在一个地方当个很厉害的人不重要,但我很希望可以跟很厉害的人一起工作,那样的话我自己也会变得更厉害

所以每次有人问我,到底选小公司还是大平台,我都觉得大和小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在这个平台里有多少成长的机会。至少在进入职场的前十年,我觉得成长的机会最重要。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意料之外,这是私信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大概是因为现在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真的太大了。

关于这一点,我是从来没有犹豫过的,因为从小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家,听上去是不是很没良心~

我是闽南人。闽南人还挺传统的,尤其是女孩子,毕业以后回家,结婚生子是很常见的。但我从小就比较叛逆,总觉得在家乡生活虽然安逸,但日子也就这样按部就班一天天过去了,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头。那时我就想:一定要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现在面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当然跟小时候有很不同的看法了。像我离开家乡的心意哪怕如此坚定,在后来工作很累很疲惫的时候,在没时间做饭天天吃外卖的时候,也想过为什么要这么拼,明明可以回家不用交房租,不用操心吃什么,可以过上一种舒服又安定的生活,那不是很好嘛?

《三十而已》中,逃离北上广的王漫妮,又逃回来了。有人说她活得拧巴又折腾,但我感觉这种纠结还挺真实的。在上海呆了八年,也回过家乡,两种生活的优劣都体验过,才真切地发现,小镇生活虽然安稳,但她的本质就是宁愿去追求辛苦但也又更有盼头的都市生活。


但就像剧里的于伯说的那样,一旦选择了漂,什么故乡是后路的话,听听也就算了。


但这只是王漫妮的选择,放到另一个人身上未必适用。关于这个“二选一”,我觉得最终还是回归到,你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问题是很多人在刚毕业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因为那时的体验见识很有限。要想得到自己的答案,最好去经历更多。

我有个闺蜜就是毕业后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回了家,后来每一年在她生日和我生日的时候,我都会收到她的灵魂拷问:如果我当初不回家,我的人生会不会完全不一样。难道她现在过得不开心吗,其实没有,她也过得很安逸幸福。而且我觉得她的思维和见识,比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都要厉害得多。但就是因为当初她没有体验过另一种可能,她始终都觉得不甘心。

所以如果你问我这个问题的话,我一定会鼓励你都试试的。只有体验多了经历多了,知道另一种生活是什么样的,你才能够做出判断,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这个话题归根到底是选稳定安逸,还是未知。安逸和稳定也没什么不好。但对我来说,既然生命的终点都一样,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自己在所有的人生选项里,永远都是选未知的路。因为我想看看自己和生活有没有别的可能性。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更重要?

最近经常看到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其实人生不是二选一,很难单纯地直接下结论说到底哪个是更重要。无论是当记者、跳槽还是后来当博主,也经常会有人说我好像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了职业风口上,每个选择都做对了。但其实怎么可能,做每个选择前我也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很多选择现在回头看是觉得很正确,但放在当时看,并不是别人眼中明智的选择。之前在报社时,我想从时政跳到娱乐线,当时我们的主编就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时政是我们的立报之本,你竟然想去娱乐?!但其实当时我想得蛮清楚,除了很喜欢电影,还有一点是我想要更不受限制的表达,我对人的故事很感兴趣。娱乐圈和电影圈一个艺人的经历真的就是别人的好几辈子,他们都有很丰富的故事。



回头看,我换工作和跳槽都不频繁,十多年来总共就换过两个报社,然后就自己创业了。每一次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才做出的决定,每一步,都不后悔。


为什么我总说自己很幸运呢,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博主,我都遇到过很多厉害的同行,但他们也许没有我这么幸运能被很多人看到。是他们不够努力吗,并不是,区别也许只是我们做了不同的选择。对的选择确实可以让你省很多力,但我并不否认努力的作用,因为我觉得选择做得再对也好,如果不努力也是没用的。有选择的勇气,给自己选择的思考空间,更加重要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让自己停下来想一想,到底要什么,要朝什么方向而去。这个习惯保留至今,那些看起来可能是低谷期或徘徊期的时刻,往往就是做选择最好的时机。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战略上的懒惰比战术上的懒惰更可怕。所以我会建议,一定需要留一些空间和时间给自己,沉下来想一想你到底要什么,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未来到底要朝哪个方向去。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办?

每次我在说“热爱很重要”时,都会有不少人会问,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

可以先去试试那些你不讨厌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慢慢发现到底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你愿意投入而且会有成就感。就像我每次做完采访后,都会非常开心去跟身边人分享。以前朋友们有个调侃我的著名段子,每次我写完稿,就会很激动地发给身边很多人看(连我妈妈都会收到一份),而且还会追着她们给意见。她们说我的那股劲头就像每次我试到好看的衣服一模一样,一定要大家都来欣赏下。搞得她们那段时间看到我发信息就很头痛:怎么又来了。


不止如此,我还很乐此不疲地一遍遍修改,像报社是按字数计费的,但我很喜欢把稿子删得很短,如果能用50字绝对不用100字,可能有的时候折腾了一上午也就发200字,50块稿费。努力不仅没有得到更多,还更少了哈哈。

但很多时候我不会这么去算,因为真的很乐在其中,改的过程中是能察觉到自己写作技能也在提升。自我成长也是工作幸福感很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当你还不确定喜不喜欢这份工作时,不妨先让自己做一个职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得到因为专业技能的提升带来成就感,它又会反哺你对这件事的喜爱和投入程度。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像我的好朋友Echo说得那样,为你的简历工作当你开始为简历工作时,就会很容易判断,这个工作机会到底会不会被你写进简历里,到底值不值得为之付出努力。这样不仅会为你未来的工作和自我升值加分,你在做判断和选择的时候也会变得很有目标感。


如果没有考到很好的大学怎么办?

最后简单说一下另一个大家关心、但是在视频里没有讲到的问题:“如果没有考到很好的大学,或者被迫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该怎么办?”

跟读什么学校相比,我会觉得能力更重要。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其实我大学期间过得还挺散漫的(说起来还有点心虚),但每一年暑假我基本上都在实习或者做兼职。后来决意要当记者,也跟报社实习的经历有关,当时的那份实习就给了我信心自己是能做好这个职业的。而且因为实习老师们对我的评价还不错,也让我在报社校招时加了很多分。

所以,实习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多去实习。如果你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就可以在那个期间去努力接触你喜欢的行业,不管是学习机会还是实习也好,尽可能地让自己丰富这块的经验。在你正式找工作的时候,它就能充当一块敲门砖。


当然人生不是简单的二选一,很多路需要自己慢慢走。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2020年快过去三分之二了,你们今年有没有一些新的感悟,也可以来留言分享~祝大家新的一周元气满满!



今日热文